现代高教信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展研究中心编 第6期(总第6期) 2003年12月28日
1、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2、法国本科学科专业调整浅析
3、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分层定级
4、兰州大学举办交叉科学学术交流月
5、北京高校学分制:本科可读7年 后进生可延迟毕业
6、东北师大:教授要坐班
7、关于转发湖北省第四届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
学科发展必须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心
吴太山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事业。因此各级各类学校肩负着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任。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学校,其各项工作也理所当然地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心。教学是如此,科研是如此,服务是如此,学科建设也应如此。
一方面在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应牢固树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心的观念。从高校发展的逻辑上来看,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培养人才就要发展学科,所以学科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从学科发展的逻辑上来看,学科发展不仅仅取决于科研实力的增强、硬件条件的改善,而且取决于培养的人才质量。硕士点学科能否向博士点学科发展,要看其培养的硕士生的质量;校级重点学科向省部级、国家级重点学科发展,要看其培养的硕士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在高校中忽视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是不可取的。
另一方面,应在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注入人才培养任务,使人才培养融入学科建设之中。在学科队伍建设中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纳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选拔、考核的重要指标;在科学研究中要求教师吸纳研究生共同攻克科学难题,在研究与探索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建设中要考虑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将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介绍给学生,使师生共同追踪学科前沿、把握学科前沿,从而为新的学科生长点的产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我校的实际情况看,尽管全校上下已经形成了重视学科建设的良好局面。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学科建设观念并没有形成。有的人会问这样的问题,整天搞学科建设,教学怎么办?认为搞学科建设冲击了教学,有的人认为搞学科建设只是少数人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有的人用学科建设经费购置了仪器设备却占为己有不愿向他人提供服务。显然在很多人看来学科建设是一回事,教学和人才培养是另一回事。在很大程度上不知道为什么要建设学科以及怎样建设学科。这种状况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中心简讯·
☆2003年12月10日,我校高教研究所召开学校高等教育学学科点导师队伍和学术骨干会议,研究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等事宜。
学科建设专题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在现代社会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依然是大学的主要职能,而大学中的学科就是各种职能的具体承担者。只有不断地提高大学中的学科水平,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大学应尽的职责。任何一所大学的水平和地位,都取决于它的学科水平。因此,在办学中,学科建设被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这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本文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讨论学科和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一、关于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的关系
1.学科发展与本科教育的联系疏远,是一种自然倾向。
大学中的学科最初只是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19世纪初叶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后,引起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大学中的学科同时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两项职能;大学在本科教育的层次之上发展了研究生教育;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推动了大学学科的发展。在这个发展演变过程中,学科有一种为追求自身发展而专注于学术研究,逐渐淡化人才培养功能的倾向,尤其是与本科教育的联系逐渐疏远。而且,越是学科水平高的大学,这种倾向越重。形成这种倾向的原因,一是学科发展中的矛盾,二是大学间的竞争。在流行将大学区分为“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的现实环境中,许多学校在为建设高水平的直至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似乎“研究型大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因为“大学排行榜”的指标,所强调的都是学术成就,包括重点学科数、博士点数、科研成果获奖数、高水平论文数等,鲜有依据各个学校的本科生培养质量来评定和排序的。它的导向作用则是很明显的:人们关注的是学科自身的发展状况(这关系到学校和学者的学术声望以及未来发展),忽视的是学科应当发挥的全面的教育职能。
2.大学的办学者应当有意识地强化本科教育与学科建设的联系。
第一,在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为承担大学职能服务的,而不能只关注学科自身的发展。这里有必要对学科发展与大学中的学科建设这两个概念作一点辨析。大学中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只是该学科“共同体”中的亚群体。每一所大学的学科发展都离不开学科“共同体”的发展背景,并且以自己的学术成果对该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学科的发展,是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甚至是首要的目标,但决不是它惟一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摆正本科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的位置。研究型大学应当拥有众多高水平的直至一流的学科,应当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毫无疑问,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是研究型大学重要的职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育可以受到忽视。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必须提供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因为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本科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朝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一批重点大学,都是得到国家重点支持和投入的学校,是进入“211工程”的学校,更应该在培养优秀的本科生上发挥带头作用。正有一批高水平大学办的本科教育成为这一层次教育的主干和参照系,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才有保证。
二、关于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1.专业不是某一级学科,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
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本文从这一角度对专业作如下的界定: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正是这种“交叉点”的性质决定了专业的若干基本特征:
——专业的教学计划,是三类课程的组合,即思想道德、科学与人文知识课程,学科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性(专门化、职业化)知识和技能训练课程的组合。无论专业培养方案如何改革,无论这个课程组合中各类课程的分量如何此消彼长,也无论各个学校的同类专业有多少各自的特点,这种“三类课程组合模式”至今也未被突破。
——以一门学科为基础可以设置若干个专业,这些专业因学科基础知识课程大体相同而被称为“相近专业”;一个专业可能涉及不止一门而是若干门学科,这些学科甚至可能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因此这类专业往往被称为“跨学科专业”或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这里恰好反映出设置专业与划分学科依循的原则是不同的。
——大学中的专业会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动不居。这种变动不居表现为新的专业不断产生,老的专业不断被更新或淘汰,有的专业从“冷”变“热”或者相反等等。
2.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但专业建设还有自身的任务。
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任何一所大学培养的人才的质量,都取决于这所大学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这是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的基础包括下述几个方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基地、包含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当然,把它们都视为专业建设的内容也未尝不可,因为两者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专业建设还要在学科建设提供的基础之上解决自己的问题。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口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或称为人才培养计划)等。这些内容是学科建设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
三、对几个现实问题的讨论
1.只面向学生开设有关课程而不办专业的学科,是否应该列入大学中的学科建设范畴?
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专业就谈不上学科,不办专业也就谈不上学科建设。那么,在办学实践中,就面临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必须开设一系列有关的课程,是否开设了文学、历史、美学等课程,就一定要办文学专业、历史专业和美学专业?(答案只能是否定的。因为那样将培养出大大超过社会需要量的专业人才。)不办专业就不能纳入学校的学科建设之中,又靠什么来保证这些课程的质量,使其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学科为人才培养提供的是教师、基地和课程(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组织的教学内容);专业是按照社会的职业需求,依托相关学科来设置的。笔者认为凡涉及培养学生需要的学科,都应当纳入办学者抓学科建设的视野,尽管有的学科设置了专业而有的学科没有设置专业。
2.按某一级学科来设置本科专业的设想是否可行?
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考虑按某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下的二级类”(关于“二级类”的含义和范围见198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来设置专业,以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在我国,将专业作为学科下的一级建制加以固化的观念,是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的产物。在西方高等教育中,所谓专业(profession、speciality)的概念,是指范围大小不同的专门“领域”,因此专业的设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由于对学科、专业划分的标准不尽一致,因此很难在各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之间找到一一严格对应的关系。确定专业口径的原则,应当是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否适应其所面向的社会职业领域的需要,而不是能否与某个学科的范围相一致。体现专业口径“宽窄”的,说到底是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
3.在专业设置上,是否存在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冲突?
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一般情况下是一个科学优势积累的过程,因此学科方向、师资队伍、基地建设、学科组织建制等,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就是高等教育规律对学科建设的制约。这两者并不矛盾。但是,如果把专业视为某一级学科,并且要固化它的建制,我们就人为地设置了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大学专业设置上的所谓“冲突”问题。
(2002.5《高等教育研究》冯向东/文)
法国本科学科专业调整浅析
一、学科专业调整的现状
法国高等教育学校类型为三种:大学、大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在大学中实行普通教育(主要是一些传统学科,如人文、科学、法律、医学等)和特定领域的专业教育(如国际贸易、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和管理等)。大学校主要在三个领域对学生实施教育:商务管理、工程学及政治学,与之对应的分别是商务管理学校、理工学校以及政治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主要是培养一些特定领域的专门人才,如护理学、特殊教育、新闻学及戏剧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原有状况面临新的情况和环境,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因此,对学科专业的调整也就在不同的领域展开了。具体体现在:
(一)学科专业的合并
1996年4月,法国大学咨询会议提出了关于大学改革的十大问题,其中就指出“学科的划分将简化为文、理、法、经济、技术”。以及大学应是多学科的综合性的大学,科学技术、医学等学科应尽可能地同艺术、文学等学科结合,更重要的是“多科性”原则的提出适应了知识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
1997年4月,法国颁布了大学教育改革法令。该法令内容涉及教学组织并以大学第一阶段改革为重点。新法令提出,改革大学教学,调整学科专业的设置,将原有的9类学科重组为8个学科专业群。新课程组的设立使学生有机会根据自身条件和对学科专业认识的加深,调整学业方向,提高学习成功率。
(二)发展科学技术学科
法国的人文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相比之下,科学技术学科处于较薄弱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为迎合高科技的需要,法国开设了短期课程(两年),主要是在技术领域。从1983年至1990年的科学类学科结构的发展呈稳步增长的态势。1996年,法国教育部长贝鲁克强调:“在现有的大学技术学院和工程师学校的基础上发展技术学科,大学职业学院也将试行,争取经过6—10年的时间,实现普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平衡。”这样,将基础科学与技术、工程科学相结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既适应了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又实现了学科间的优势互补。
(三)加强职业性专业的发展
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毕业时无法保证获得好的工作时,大学开始意识到,大学生仅有文凭是不够的,还应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1996年4月;法国教育部长贝鲁克在提到关于大学改革的十大问题时,指出:“在大学第一和第二阶段设立职业基础课,使学生了解职业界的基本情况,并且较强企业实习和保持与企业界的密切联系。大学将出现普通文化、科学研究和职业资格的三重均衡。”在大学的第二阶段学习增加了“职业实习组”和“欧洲大学学期”。前者是由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协商,让学生到企业实习,使他们在校期间便对企业有所了解,减少就业的盲目性。由此可见,学科调整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可以加强教学的目的性,通过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和应用性,强调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化方向,力图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更大的社会适应性。
二、学科专业调整的特点
(一)综合化
法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综合化是一个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基础科学与技术、工程科学相结合,即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基本文化素养和改善理论思维方式,培养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渗透,突出了学科专业的职业性和应用性。如,巴黎第七大学(教学重点是理科、医学、外国语言文学、经济学科)就为学生提供了文学、考古、视听与通讯、生物、化学、教育、环境科学、历史、经济、法律、统计学、文献与资料、体育等学科的近300种可供选择的课程。不只在综合大学,就是在理工科大学也是非常重视学科专业的综合化。如巴黎理工学院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数学、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课程,还要学习文学、艺术、建筑艺术、绘画、历史、外语、政治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
(二)职业化
法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职业化有其特定的含义,其实质就是进一步调整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高等学校不仅要对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对学生实施以职业为目标的培训,从而使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在职业能力方面,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从其学科专业的调整可以看出,其指导思想以从强调以专业教育为主转向“通才教育”。学科专业调整的职业化倾向将使毕业生成为更有能力、有效率的“通才”,他们不仅能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还能适应几种不同的职业,这样才能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
(三)基础化
基础科学是学习任何知识的工具,只有拥有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才能不断地提高学习和适应能力。法国加强学科专业基础化的具体表现是:加强国际交流需要以及信息时代需要的基础学科,如外语和计算机;强调普通文化基础课的地位;在专业高等教育中重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使学生打下宽厚的专业基础。以综合大学为例,在第一阶段理科学生不分专业,只分“结构与物质科学”和“自然与生命科学”两大门类,设置广泛的基础课,既包括一般的文化基础课,更注重基于专业需要的基础课,重视数理化的教学。正如一位法国人所说:“我们法国是衣架式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像衣架那样宽厚的基础,然后才让学生选修一个专业方向,这就是衣架的顶端。”
(2003.8《高等教育》冯婷婷/文)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分层定级
电子技大学研究生院,最近推出了“研究生课程分级要求”,各学科组以此为依据对所有研究生课程进行分层次定级。
研究生课程层次共分五级,由低到高,分别用400、500、600、700、800级表示。400级指交叉学科初级基础理论课程,课程难度相当于本学科已开设的本科高级课程,主要为跨学科或同等学力考生补修本科核心课程;500级指本学科基本理论、技术基础类课程。主要为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层次的专业理论或技术基础课程,本学科公共的研究生层次综合实验技术类、素质教育类课程;600级包括两部分,即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技术专业类课程和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基本理论、技术基础类课程。其中,前者主要为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层次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或内容难度较大、比较深入或涉及前沿的课程,包括课程作业、课程设计、实验设计等内容;700级指学科前沿新理论与新方法理论课程,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开设的本学科前沿高新技术的理论基础或专业基础类课程,或博士生的技术专业课程;800级指高级讲座与研讨课程,主要为本学科硕士生、博士生开设的前沿讲座类、研讨类和报告类等高层次课程。
研究生选修不同级别的课程,将根据各级别的学分折算要求计算实得学分。即:硕士生学习400级课程不计学分,学习500级以上(含500级)课程按课程学分计算;博士生学习400级课程不计学分,学习500级课程按课程学分乘以0.5计算,学习600级以上(含600级)课程按课程学分计算。
(北京大学新闻网 12月20日)
兰州大学举办交叉科学学术交流月
为了探讨交叉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兰州大学首届交叉科学学术交流月活动日前拉开帷幕。
兰州大学交叉学科发展较快,“九五”以来,争取到了近百项交叉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科项目中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学科门类的项目占10%;横向科研项目中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项目占30%。目前兰大初步形成了以“211”重点建设项目为第一层面,“985”特色研究项目为第二层面,交叉学科青年创新研究基金项目为第三层面,“金字塔”式的交叉科学创新培育体系。设立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电磁固体力学与智能结构、计算材料科学、生物医学信息实时图像处理、生态经济学、生物数学与计算机模拟、生物物理学、环境植物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球化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招生专业和方向。
(北京大学新闻网 12月20日)
北京高校学分制:本科可读7年 后进生可延迟毕业
据北京青年报23日报道,北京市大学本科生可延迟毕业,最长可以读七年。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毕业,还可以先领取结业证,参加工作后再学习没有完成的学分,一旦达到毕业所要求的学分,两年内可以到原就读学校换取毕业证。目前,就北京高校大力推行学分制的有关指导意见正在进行讨论。
从2003年北京高等学校教学业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明年,北京各高校将大力推行学分制,与之相关的各种政策改革正在交付各高校进行讨论,内容包括课程设置、学制规定以及相应的收费制度等。
学分制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学制不再固定,鼓励优秀学生“冒尖”提前毕业,也允许后进生延迟毕业。据介绍,实行学分制后,本科生的标准学制为四到五年,专科生标准学制为二到三年。提前毕业最多不超过一年,延迟毕业的最长期限原则上最多不得超过三年。学生想创业、参加社会实践或提前参加一段时间工作,学校批准后可实行工学交替,分段完成学业。
高校实行弹性学制,收费制度也随之进行改革。按照《讨论稿》提供的建议,学生所交学费分为注册费和培养费两部分。注册费按学校规定统一交纳,培养费按每学期学生选修课程的学分数(含重修课程)计算。在标准课时下,每学年学生入学时所需费用应是每年注册费和培养费的总和。
(北京大学新闻网 12月20日)
东北师大:教授要坐班
有人总结在大学里当教授的好处:“第一是‘看上去很美’,在社会上受人尊敬;第二就是自由,教授不坐班,还有寒暑假。”不需要坐班一向被认为是在大学任教的一个“职业优势”。但东北师范大学却从2002年下半年起,在全校范围实行了一项新制度——教授坐班制。消息传出,有校外人士质疑:教学科研机构,有自己的特殊性,有必要搞得跟个企业似的吗?也有人拍手叫好:现今,相当一部分大学老师,把学校给的搞科研用的时间,大量花在到外面兼课、兼职上,自身业务倒不见得有多大长进。教授坐班,便于学校管理,有利于学校抓好师风、师德建设。
提起实行“教授坐班”的初衷,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一连用了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加强教师间的沟通;有利于加强科研队伍的团队精神。“社会环境变得日益复杂,校园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学生们的视野更加广阔、思维更加活跃、创新意识更加增强,面临的问题也较以前增多。教授只有密切与学生联系,才能把握住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需求,调整好授课角度、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把学校‘尊重的教育’这一理念贯彻到实处。” “另外,科研团队要提高整体战斗力,成员间的及时沟通、默契配合、精诚协作必不可少。由于不坐班,教授们大都独来独往,对他人的研究课题缺乏了解,相互间缺少学术思想的碰撞与交锋,缺少异质思维的砥砺与启发,不利于提高科研效率、提升质量、节约资源。”
对于这一制度的实行,学生们普遍持欢迎态度。一些学生反映:“以前,老师讲完课,夹个包就走了。有什么问题想找老师,得打手机、发邮件,或者干脆到老师家里去。现在,直接去办公室就行,地理、心理距离都近了,交流也更加直接方便。”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教授们的反应也比较平静。一位教授说:“学校里电脑、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一应俱全,丰富的资源便于我们搞科研。以前,想坐班也没那个环境,一间大办公室里,电话铃声嘈杂,人来人往,无法静下心来搞研究。如今,学校的硬件水平上去了,给每个老师都配备了独立的工作间,互不干扰,相对安静,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外面没什么特殊的事情,老师们其实很愿意呆在学校。” 教授们能较为平静地接受此事,还有一个原因———学校实行的是“弹性坐班制”,并非要牢牢地把老师们“关”在学校。除了授课当天要保证“坐班”外,教授们确实有事要办,可在工作间门口的便签袋里留言,写明离校事由与去向,并留下联系方式。学生们也可在这里留言,与老师约定见面时间。据了解,目前该校已有80%的教授开始自觉遵守“坐班制”,理科的情况相对文科要好。“最初是执行学校的要求,现在变成了自觉行为,周末没事,也习惯到自己的研究室去。”教授们说。校方表示,学校将根据学生的情况反馈,在一定时期内,对那些总“见不着影”,并引起学生较大意见的教授,进行适当处理。
(中青网 12月4日)
关于转发湖北省第四届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
2003年6月20日,湖北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全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活动的通知》,通知内容如下:
“各市、州、县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各大型厂矿企业教育处: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繁荣我省教育科学事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总结2000年以来我省教育科研所取得的工作成就,检阅教育科研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推动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我厅决定开展全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活动。请按《湖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要求,组织做好本地区、本校、本单位优秀成果的申报和推荐工作。本次评奖成立评奖委员会,由我厅领导和有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代行评奖委员会办公室职责,负责受理各地、各单位推荐上报的成果和处理评奖工作的日常事务。本次评奖活动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参评成果多,时间紧,任务重,为保证评审的质量,请严格按照《办法》规定的评审条件和要求组织实施。”
我校由科技处牵头,发展研究中心和教务处协助组织评审推荐工作。评审推荐工作将在近期进行。具体评选奖励办法可查阅http://www.hbe.gov.cn/。
主编:储祖旺 郑启贵 本期责任编辑:钱建荣 张岚 网址: http://unit.cug.edu.cn/fzyj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