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简报信息
相关最新信息
简报信息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简报信息  >> 正文
现代高教信息14(在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2013-08-15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现代高教信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展研究中心编 8期(总第14期) 20041225


发展需要研究 研究促进发展

中国大学校长海外培训班学习总结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创新的探索

抓重大攻关课题探索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新模式

发展需要研究 研究促进发展

——在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校长 张锦高

2004121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此举行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学会成立大会。首先,我向莅临大会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省高等教育学会余风盛会长及各位来宾致以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简单向领导及同志们报告一下我对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意义的认识。

首先,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简 讯·

121,我校举行高等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会上,张锦高校长作了题为《发展需要研究,研究促进发展》的讲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到会并做了学术报告。

121517日中心李祖超同志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论坛。

1218中心李祖超同志参加了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办的“科学发展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讨会。

2004级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夏婷婷代表高教所参加学校第十五届研究生科技论文报告会,荣获二等奖。


21世纪是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时代要求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越是发展,越需要前瞻性、前沿性研究。高等教育如何迎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的挑战,如何在国家的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如何建立健全学术评价机制,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切实处理好高等教育精英化与大众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科学化与人文化、政府管理与高校自治的关系等等,都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正如周会长反复强调的:要建设一个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就必须要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其次,这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高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国高校距实行现代大学制度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研究,借鉴国外名校、老校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明确的办学思想,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健全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机制,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推进高校的协调发展。我国大学的发展史也表明,高校只有加强研究,才能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协调发展,才能增强高校的竞争力,才能办好让人们满意的大学。

对于我们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更显重要。学校尽管已经从单科性学院发展成为比较综合的多科性大学,但是,我们面前还有许多未知王国,我们还有许多不懂、不了解的事物,对大学理想、办学规律、办学特色缺乏深入的理解。未来几年是我校实现办学目标的关键时期,有很多棘手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发展需要研究,研究促进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方向才会明确,措施才会得力,目标才会早日实现。特别是我本人,需要进一步转换角色,不断充电,主动适应工作需要。因此,渴望高等教育学会的领导更多地给予指导,希望高等教育研究更多地给予理论支持。这也是我们成立高教学会,并请周会长等领导到会的初衷。

这里,我还想向周会长、余会长报告一下我校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

我校比较重视高等教育研究。19816月为了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室。2001年,以高等教育研究室、政策研究室为基础,组建中国地质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作为我校高教研究和决策咨询的专门机构,其研究队伍按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组建

2003年我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点获得教育部批准。现设有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发展与规划、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等三个方向。

20年以来,专兼职高等教育研究队伍为活跃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气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几年来,我校通过各种方式加强高等教育思想和学校发展改革的研究。专兼职研究人员为学校发展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出了不少成果。但是,我校的高等教育研究与学校发展相比,与著名高校的高教研究相比,还需要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力量,提高水平,更好地服务学校发展。

今天,我校高等教育学会正式成立,既是落实教育部办公厅2004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意见》的具体措施,也是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今后我们要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我校高等教育学会的主要任务是: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应用研究,为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要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咨询服务;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介绍国内外高等教育经验和动态,总结、推广各高校发展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组织申报并承担国家、省(部、委)、上级学会以及有关单位和学校委托的研究课题;组织我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评奖等。

我校高等教育学会今后的主要活动方式为:

1.组织学校发展沙龙,研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交流思想,开阔思路;

2.兼职高等教育研究人员每年提交一份国内外高校发展信息报告或对我校发展的初步建议书;

3.专题项目的途径、以立项招标研究的方式,加强学校发展方面的研究;

4.组织申报各级高等教育研究课题。

总之,希望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学会是加强学校发展研究的新载体,是提高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新希望。

参加中国大学校长海外培训班赴英代表团个人总结

朱勤文

20041116

一、基本情况

在我校10月底至11月上旬接受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下半年将进行二级干部换届的情况下,校党委还是珍惜国家给大学校领导提供的海外培训机会,安排我参加本期培训。我深感机会难得和责任较重。在整个培训学习期间,我保持了饱满的精神、认真的态度,参加了培训团的所有培训课程和考察活动。

我们先后在9所大学和3个英国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学习考察,共听了52次讲座(课),其中,大学校长的5讲(其中1位是前任校长,2位是爵士),副校长的7讲,大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和院系负责人的31讲,我国驻英机构人员的(科技参赞、教育参赞、大使)3讲,英国高等教育管理机构4讲。与大学副校长和部门进行了4次专题交流;共有5位校长和17位副校长作讲座或出面接待。此外,还参观了8所大学的实验室或校园,参观了3个与高等学校有关的科技园;里丁市市长和剑桥郡主席会见了代表团并介绍本地区教育情况;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查大使和中国驻英国曼彻斯特领事馆龚总领事分别会见了代表团成员并介绍中英关系和英国高等教育情况;与中国留学生和学者进行了多次交流(如Reading2,Cambridge,Glasgow,Lancaster等)。

二、主要收获

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1、了解了英国高等教育体制

英国的高等学校全部是国家办的,无私立大学。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是权力分散的、宏观的、透明的,既有利于大学的学术自治或自由,又能有效地防止政府公务员和官员的腐败。

英国的教育部负责制订法律和政策。另有专门的非政府机构(相当于中国的事业单位)负责教育拨款或教学评估。

英国政府历来重视高等教育,现在更是将大学称之为国家的心脏,将大学作为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导。高等教育的经费主要来自公共经费,其有3个来源:(1)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HEFC,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与北爱尔兰均各自有自己的HEFC)负责教学和科研基础经费的划拨以及科研评估,评估结果与科研经费的划拨额度有关,评估分1-5*级,一般地,4级以下的得不到科研拨款;(2)英国研究项目中心(RCUK)提供一些专题项目经费来源;(3)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少量特殊教学活动和特殊研究项目的经费来源。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署(QAA)承担对高校教学的评估,评估结果也分等级,但不与教学经费的数量挂钩,其影响是大学的社会声誉和生源。因为政府要求将评估结果公布于众。教学经费的划拨是按大学实际招进的本科生的人数及其学科专业的类型确定的。

2、了解了英国大学的分布与结构

英国共有18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130多所大学,40多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四大区域都有大学,英格兰最多。苏格兰适龄青年的大学入学率已达到50%,苏格兰只有30%左右。

从建校时间和研究能力上大学可分为4类:由教会学校发展而来的、有500年以上历史的古老大学,如1209年建校的Cambridge(剑桥)大学、Oxford(牛津)大学、1413年成立的St Andrews(圣安德鲁)大学、1451年成立的Glasgow(格拉斯哥)大学;这些大学的科研实力强、科研水平高。红砖大学——二战之前成立的教学科研型大学,因学校建筑物主要用红色的砖墙,不同于古老大学的灰黄色砖墙;如1824年成立的Manchester(曼彻斯特)大学、1865年建校的Cardiff(卡迪夫)大学、1926年成立的Reading(雷丁)大学等,这些大学的科研能力也较强。二战之后、1992年之前建立的城市大学,共8所;如1964年前后建立的Lancaster(兰卡斯特)大学、Warwick(华威)大学、Brunel(布鲁内尔)大学,这些大学办学历史虽然不长,但已有一些特色的强势学科。1992年后由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升为本科的新大学,这些大学基本上是教学型的。

另一种分类是大学之间按照性质、规模和联合的时间进行的,分为Russell团队(Russell Group)和1994团队(1994 Group)。Russell团队共19所大学,是规模相对较大的研究密集型大学;1994团队共16所大学,是1994联合的规模相对较小的研究较密集型大学。现代大学联盟(CMV)由4050所扩大招生规模的教学型大学组成,这些大学基本上是1992年之后建校的。

3、了解了代表性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

我们所学习考察的9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如:

剑桥大学(1209年):坚持追求卓越,质量第一;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实行学院(College)与系(Department)并行的模式喝导师制;做到公开与民主,采用自下而上的决策模式(Botom up),凡关系学校大事的决策必须通过摄政院(教授、教师、学生代表)投票决定,学校共有617个委员会,其中400多个经常开会(当然,这也影响决策效率和提高成本)。剑桥大学注重基础理论研究。

圣安德鲁大学(1413年):在全英科研评估中获5*级的学科有英语语言、文学、心理学;获5级的有人类学、应用数学、纯数学、生物科学、化学、古典文学、计算机科学、历史、历史艺术、哲学、物理、国际政治研究、西班牙研究、统计与运算研究、神学。没有低于4级的学科专业。其特色是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科学强;小而精;根据市场扶植管理科学等新学科

格拉斯哥大学(1451年):强势学科有医学、兽医学、生物化学、物理、语言、苏格兰历史和文学等。

卡迪夫大学(1865年):城市与区域规划、民用工程、英语语言与文学、心理学、视力鉴定、宗教研究、教育学等为5*级学科。

雷丁大学(1926年):心理学、系统工程、生命科学等强势。注重适应市场调整学科和学科的交叉研究。

华威大学(1964年):与地方企业和实业界、经济和社会密切联系,扩大学校的服务功能,用知识和技术为社会和经济服务,同时结合实践培养学生。发展学校。

兰卡斯特大学(1964年):管理、经济和商学已形成强势学科,其人才培养密切与企业联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实践能力强,企业和社会欢迎,就业率高。

布鲁内尔大学(1964年):以工学建校,仍然是工学最强,包括机械制造、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还有体育和法律,都是5级。

4、大学的功能与校长的角色和功能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在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时候,现代大学的功能也变得多样化了,从普遍意义上说,大学校长的角色和功能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如几位校长所谈:

剑桥大学校长Alison Richard教授不认为校长就是找钱的。她认为校长首先要了解本校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要当宣传者,让校友、各方面人物理解办好大学、办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性,从而关注、关心、帮助大学、帮助母校,并把信息传递给政府,争取政府给大学更多的拨款;校长应该是战略家,要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要有适当的办学理念,她的办学理念就是要使剑桥大学坚持追求卓越,继续吸引和引进世界范围内的一流学生和教师,培养能改变世界喝创造历史的人才;校长要当协调员,协调学校各学科、各部门的关系,促进和支持交叉学科的研究;校长还有当好组织者,组织和发挥好其他副校长的智慧和作用。

卡迪夫大学前任校长说校长最重要的职能是提出重要而简明的学校发展战略、物色和任用一流的科研人才。

格拉斯哥大学校长认为校长的角色和作用是领导者、经理人,要保证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好的教学质量,使学校处在合适的位置。

雷丁大学校长谈到现代大学的功能很多,但校长主要要抓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此外,宣传学校也很重要,要像企业家那样把大学当作品牌来经营。

我认为,大学校长的角色和功能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可变化的,现代大学校长的角色和功能是多样化,但是,就某一所大学而言,校长的角色和功能的主次要根据本校的历史和办学定位而确定。

大学的本质是通过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来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校长首先应是教育家和政治家;大学是一个较复杂的体系,中国的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校长应是管理者,能够很好的协调各方关系,促进学习协调发展;学校的发展要有阶段目标和长远规划,校长应是战略家,制定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对定位在教学型的大学,校长应重点抓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对定位在研究教学型的大学,校长既要重视教育教学质量,更要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要使学校形成稳定和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机制,要创优势学科的一流;对定位于研究型创世界一流的大学,校长应具有世界眼光,应具有外交家的功能。

校长的多重角色和多种功能,要求校长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理论素养、管理才能、宽阔的胸怀、战略家的谋略、世界眼光、外交能力等。校长要大度、大气、抓大事。

5、教育与科研质量控制

英国政府很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高等教育的质量要以国际标准来衡量,大学自己也很注重办学质量,一方面科研质量与国家的拨款、企业的项目投入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教学质量直接涉及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的数量和质量。

全英的教学评估每三年一次,科研评估每六年一次,由2个独立的评估委员会承担,是比较公正、透明的,人为因素很小。大学自己也建立了评估制度,有的是年度评估,特别注重学生的评估和校友、校外人员的意见。

我认为英国对大学的评估由独立于政府的评估组织承担,将教学和科研分开评估,科研评估按学科、专业进行,重视学生、校友和社会的意见等,值得我们借鉴。

6、大学与社会和经济的密切结合以及科技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英国大学从象牙塔走向精英教育再到大众化教育,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越来越注重大学与社会和经济的密切结合以及科技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这不仅没有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反而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学校没有亏本,反而增强了收入渠道和科研经费;学校统一管理科研成果产业化得到的收入和非学历培训的收入,并将其主要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也避免了各部门和院系之间的贫富悬殊。如里丁大学、兰卡斯特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华威大学等。有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三、对大学办学理念的思考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感受到中国大学与英国大学的办学理念有较明显的差异。下表是中国与英国大学办学理念对比。

一些英国大学校长的在讲座时表达出来的办学理念也是富有个性和给人以启发的。如:

剑桥大学理念:追求卓越,培养改变世界、创造世界的人。没有一流的教师

中国与英国大学办学理念对比表

英国大学

中国大学

大学

大师/大楼?

重大师,几百年的老房子仍使用

重大楼,有的有大楼缺大师

大楼

实用/豪华?

实用:外表不装修,紧凑

豪华:精装修,重外装饰,宽松

风格(房子和理念)

传统/现代

传统:保留、保护,以历史悠久为荣耀

现代:不/少保留老房子,以新、大为荣耀

环境

自然/修饰

自然:草地、道路、墙壁

修饰:人造过多,花岗石铺路

对师、生

服务/管理

服务、支持

管理、管住

大学造血功能

产业/事业

产业:扩大海外生,可投资经营

事业:海外生很少,不可投资经营

科技成果产业化

重视、效益好/不够重视,效益不好

重视,较多,机制好,学校收益,再分配

不够重视,机制不好,效益不好,富了和尚穷了庙

接待来访

简单节约/繁琐浪费

简单节约

繁琐浪费

内部管理

集权/放权

将人、财、学术权力和责任下移到院系

权力集中在学校和职能部门

管理机制

法制/人治

依法治校、教授治校

管理治校为主

管理方式

扁平式/阶层式

扁平式或阶层式

都是阶层式

和教授,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就不可能出一流的成果,就不可能办出一流的大学。

卡迪夫大学理念: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将大学的权力和责任下放到系一级,不设院级管理层,实行扁平式管理;一所研究型大学的成功,首先要依靠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素质、才能和献身精神,管理屈居第二位,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招募一流的师资。

雷丁大学理念:要将大学当作一个品牌来经营。即重视市场机制对大学的影响,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学科专业,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来宣传,“推销”大学,“推销”课程、学生、科研成果等。不一味追求规模大,而追求科研强以及为学生服务的到位和针对性/个性化的培养。

兰卡斯特大学理念:不受传统大学体制的束缚,面向市场经济,用知识和技术为社会和经济服务的同时,学校也得到回报,形成自我造血功能,反过来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

华威大学理念:遇到困难时,眼光向外,扩大学校的功能,服务社会,发展自己。

我感到办学理念是先导,制定战略规划、办学模式和管理制度都应先确定理念,校长的正确理念是让中层管理人员和教职工了解和理解,并贯穿于战略规划和管理制度之中,并在实际办学过程中物化之。特别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理念:

大学,大师也,并非大楼也。要办好大学,办特色大学,办一流大学,必须靠大师,靠杰出的、一流的学术人才。如果有大楼没有大师,绝对实现不了。所以,不能追求或攀比建大楼、精装饰、讲宽敞、讲排场,要舍得花钱去吸引和保留高层次人才,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一所大学要有适当的定位。要根据本校的硬件资源、人力资源、生源情况、服务面向等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以前瞻性的眼光来确定学校的定位。关键是一所大学一定要有优势和特色,以优势和特色来创一流。很少有一所大学所有学科都是强势的,就连剑桥和牛津大学学科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办学模式应该根据本校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社会与经济环境而定,而不能照搬他国、他校的模式。

中国大学应加强学术治校,学校的战略、定位、办学模式多听取教授的意见;学校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应强化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意识,要提倡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包括制度、方式、环境和设施。

中国大学依法治校只能与依法治国同时推进,因为依法治校必须有适合的社会环境和政策背景。在对学生管理和服务上,不应要求大学承担无限责任,应依法管理。

总之,此次参加英国高等教育学习考察,收获颇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启迪了思维,很有必要。今后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消化、分析、思考,争取有进一步的收效。

主要不足是受本人英语水平的限制和时间的限制,直接的交流不够。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创新的探索

——沈阳师范大学实行教授研究室制度的理念与实践

沈阳师范大学校长 赵大宇

在我国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创新问题,开始成为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沈阳师范大学近年来通过换建、更名和加强内涵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其中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创新的探索是我们学校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们基本的思路是要充分调动学术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大学学术生产率,建立教学和科研良性互动的机制,全面实现大学的职能。我们的经验和做法是在构建基层学术组织的工程中实行了教授研究室制度,为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配备教授研究室,并将教授研究室作为大学最基层的学术组织来加以建设。

一、教授研究室的组织特性:大学的细胞

大学的内在结构是遗传和环境双重作用的产物,它决定着大学的形态和功能。我们提出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学术组织结构的创新。

建国以来我国大学内部学术组织体系大体上经历了4种模式:学校-学系-专业教研室;学校-学系-研究所;学校-学系/研究所-教研室;学校-学院-学系。在前3种管理模式中,教研室是大学组织教学科研的最小单位,所有教学科研人员都归属于各自的教研室。近年来,各大学普遍实行学院制的管理模式,但有的保留了教研室,将原来的组织层次由三级变为四级,而更为普遍的是大部分学院是系的翻牌,系是教研室的翻牌,组织名称发生改变,但组织文化、组织功能和运行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对教研室这种“经典”的组织结构和特性,还必须有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以为,教研室是适应计划经济条件下教学型大学培养窄口径的专业人才而设置的专业组织。教研室不仅具有专业功能,而且还行使着重要的行政职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大学研究功能的凸现和大学学术本色的复归,教研室赖以生存的制度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教研室已经难以发挥大学最基层学术组织的作用了。教研室体制或其替代形式所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难以理顺;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有效实现双向互动;学科点的建设和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2000年始我校全面实行学院制管理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学院制改革的作用,学校经过充分论证,实行了教授研究室制度,把教授研究室作为大学基层的学术组织加以建设。具体做法就是在具有教学和研究双重职能的学院下面设置系和研究所两个并行的组织机构,系所分离,但是学术人员可以相互交叉,采取矩阵式管理模式。系建立在一级学科基础之上,主要负责本科生的培养任务;所建立在可以授予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二级学科基础之上,主要承担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改变原有的完全依赖二级学院或直属系的治事过程,赋予系和所应有的学术权力。各教授研究室的评估考核归各教授所隶属的所,教授研究室以专家或项目来命名。

这样一来,教研室或系不再是大学最基层的学术组织,教授研究室成为大学学术组织的细胞,学术管理和及其相应的学术权力直接下放到了教授的手里,教授研究室不承担除学术工作以外的职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学术本性得以复归。

这一措施的出台,一方面得益于学校成功的异地换建,有条件为教授、副教授/博士配备空间较大的研究用房;另一方面教授研究室的建立还直接源于我们在大学理念上的创新。我们认为,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必然导致大学外在形态和内在品质上的变化,但无论如何,大学始终不能改变其基本属性。大学及其基层学术组织是以学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学科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也是一个由学者、知识信息和学术资料构成的组织体系。在这个组织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无疑是学者,所以大学也称之为学者的社团。因此,保障学者有效地从事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永远是大学组织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二、教授研究室的功能定位

教授研究室作为大学最基层的学术组织,在功能定位上与传统的教研室或最基层的系相比有明显的不同,概括为一点就是:教授研究室是履行学术责任的组织,是学者自由探究的场所。在实际的运行中,教授研究室发挥着如下的学术功能:

1.学术交流的平台。教授研究室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办公室,它不是教授个人的私密空间,而是汇聚国内外学术同仁,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传统教研室主要是本专业教师活动的场所,而且大都是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由于工作在一起不方便,加上大学教师不坐班,因此除了有限的几次活动外,教研室大部分时间都是闲置的。教授研究室则向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访问学者等各类人员开放。教授在规定的开放时间里有义务接待任何来探讨学术问题的学生和老师。教授研究室的空间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教师在家里备课、搞科研、接待学生和学界同仁的习惯。教授不是由于受制度约束而是出于自愿坐班成为我校校园的一道极具特色的风景。

2.知识探究的场所。教授研究室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学问的最佳场所,因为在这里不存在人为地客套和课堂教学的拘谨,有的是平等的交流和求实的作风。我校建立教授研究室制度以后,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从事科学研究。4年来,本科生和研究生独立主持学校下达的A类科研课题200项,参与人数在1.2万人次。主持B类科研课题318项,参与人数达1600人次,这些研究课题的设计、文献的检索、成果的写作等环节都是在教授指导下利用教授研究室的资源完成的。实行教授研究室制度以后,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有显著提高,研究生独立或与导师合作完成的学术成果开始大量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究其原因,我们认为,除了教授研究室为研究生提供了优越的研究条件外,也与研究生在与导师的朝夕相处之中,获得了更多的缄默性知识有很大关系。在学科高度分化和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情况下,研究生获得显性知识的渠道大大拓宽,而教授们在探究过程中体现出的缄默性知识,如工作方式、科研风格、学术态度等对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更为有效。

3.资料信息的中心。信息资料对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开展至关重要,我校教授研究室从成立伊始就力图建设成为教授所在学科的资料信息中心。教授研究室的资料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网络和电子图书馆、教授和学生个人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和组织赠书(刊)、教师科研经费购买的资料、由学校、各院系和研究所资助的资料、教师和学生个人购买的图书杂志等。教授研究室丰富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和科研,提高了图书资料的使用效率。

4.教书育人的载体。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就在于它强大的育人功能。但是国内许多大学由于老师与学生接触很少,学生因目标缺失、学业挫折、生活不适、经济拮据等引起的思想、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疏导。我校的教授除了要为本专业的本科生系统讲授一门课程外,还要承担本科生导师的任务。教授研究室的工作除了探究科学问题,也研讨人生真谛,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给予指导。同学们提出,各位学术造诣深厚、德高望重专家学者本身就是一面镜子,可以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三、教授研究室的运行机制

教授研究室是一个以学术活动为中心而设计的制度架构,如果没有一个良性的运行机制,教授研究室的功能也难以得到充分地释放。

1.教授治学的管理机制。根据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我们依托教授研究室这一组织载体,建构了教授治学的管理机制。我们认为,在功能多元化的大学组织中教授和副教授的比例占据了专任教师的大多数,重视他们的意见也就是发扬了学术民主;教授群体是大学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赋予教授学术权力也就是体现了大学的学术属性。教授治学管理机制的运行主要依靠各院系设立的教授委员会来完成,实行教授委员会决策基础之上的院长(系主任)负责制。教授委员会由院系全体教授组成,个别院系如果教授数量较少可以有条件地吸收副教授参加。平日里教授在各自的研究室进行学术探讨,如果院系和研究所有较为重大的学术事务需要处理,教授委员会就将召开会议,以票决的方式决定诸如新教师的聘任、学术人员职务的晋升、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研究生录取、毕业论文答辩、教师科研课题申报等学术性事务。院长系主任只是以个人身份参加教授委员会,院系行政的职能在于执行教授委员会的决策。

2.重心下移的组织机制。大学是知识密集型组织,其组织形状呈现扁平化的特征,在权力配置上表现为“底部沉重”。而我国大学学术管理权主要集中于学校层次,院、系、所的学术管理基本上是执行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决定,这种“顶部沉重”的组织运行机制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但其更适宜于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将其用在大学的学术管理中,就会制约研究者的活力,影响学者自主地追求学术,导致“数字学术”、“职称科研”等学术泡沫的出现。我们认为,大学科学研究工作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课题组,课题负责人直接参与和负责管理人、财、物,而学校和院系、研究所的管理一般只做促进、桥梁与调控的工作。我们认为这种重心下移的组织机制是发挥教授研究室作用和整合不同学科教授研究室的基础性条件。近年来,我校围绕本校学科建设的重点,依据“集中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将学校各学科划分为省重点学科、校重点建设学科、校重点扶植学科、校院共建学科4个级别。通过竞争的方式在每个学科的教授中遴选出一名责任教授作为项目建设负责人,责任教授同时也是研究所的负责人,赋有学术管理的权力,其余教授为各学科方向建设负责人,所辖的教授研究室为科研组织实施的空间和载体。学科建设负责人和各方向负责人,实际控制学科经费使用和团队建设,学校和学院只负责监控资源的使用效率。

3.竞争性的激励机制。我校设置教授研究室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级学术人员在知识传播、知识创新和知识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校的学术生产率。为了实现教授研究室的这种预设的功能,我们进行了教师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竞争性的激励机制。比如,我们在教授的聘任上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利用绩效评估机制,对教授岗位实行弹性化管理,打破教授身份终身制,建立了“能上能下”的教授聘任制度,低职可以高聘,高职可以低聘。我们还在绩效考评的基础上建立了教授的晋级制度,将教授岗位进一步分为4级,即教授、责任教授、首席教授、特聘教授,有效地克服了一部分学术人员在获得教授职称后不思进取的消极心态,为教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形成教授研究室之间的合理分工创造了条件。学校对教授研究室的考核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在资源配置上重点向教授倾斜,对于年度评选出的优秀教授研究室给予奖励。

《中国高等教育》2004. (20)

抓重大攻关课题探索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新模式

郝立新 杨燕萍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处)

长期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科研队伍整合难,科研资源和成果共享水平低,单兵作战、散兵游勇的状况。面对飞速发展、日益复杂的社会,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越来越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联合攻关、协同作战,单靠某个人、某一学科力量越来越难以完成对复杂系统的处理。这就给高校社科科研管理提出了挑战,管理创新势在必行。在目前的环境下,自发形成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的研究团队尚不具备条件,学者们大都习惯于自立、自由,硬要把他们捏在一起是个难题。而通过科研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的创新,发挥科研管理组织、引导、服务的功能,形成一种把教授们凝聚起来的力量,即通过科研平台,从外部把这些人联合起来,围绕一个中心课题进行科学研究,以改变科研资源分散、科研目标偏小的局面,则是比较可行的。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科研管理工作中不断摸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功能、特点和规律,调整科研管理的重点和方法,形成了一些新的科研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通过抓品牌项目来扩大学校的学术影响;通过抓重大课题来带动学校的学术研究;通过抓学术沙龙的组织管理,来促成跨学科研究&通过抓基地建设,以科研平台来支持高水平系统性研究。初步形成了以重大攻关课题为核心,以研究基地为平台,组织多学科、交互式、多层次、跨学科的科研管理模式。

一、整合科研力量,组织联合攻关队伍申报重大攻关项目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已经落实到课题经费的投入和重大攻关课题的立项上。2003年教育部首次设立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每年40个课题面向全国高校公开招标。此外,国家有关部委、省市也开展了重大攻关项目的招标工作。这些重大攻关项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跨学科、综合性。对于习惯于“单兵作战”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来说,这是机遇,更是挑战。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几乎无人怀疑,但是,真正开展跨学科研究却不容易,在这一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十分必要。近年来,我们逐步摸索出了“捕捉问题——学术沙龙——跨学科预研——跨学科立项”四段式组织方法,有效地实现了不同学科的联合攻关,不仅提高了课题申报的竞争力,参与研究的学者也深感知识互补,获益非浅。在几次的项目申报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学术沙龙和预研是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的孵化器,在确定课题主攻方向和切入点,打破学科壁垒实行多学科联合攻关,开阔学者的学识和思路,提高成果质量方面可以发挥明显的作用。我校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总体影响项目(OGGI)和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竞标成功,就是典型的例子。OGGI项目属长期社会系统观测项目,涉及众多学科领域、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并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能在这个项目上成功中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校大力度地组织了跨学科的合作,学科囊括了该项目所要求的社会学(含新闻传播学、法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相关领域,进行了多次沙龙式研讨,即开展所谓“头脑风暴”大家群策群力,学科互补,文理交叉,联合攻关,保证了项目论证的科学性、全面性。在2003年度教育部40个重大攻关项目中我校中标10个项目,主要原因除了课题组的实力和努力外,学校对首席专家的选择,对跨学科攻关队伍的组织,对资源的统一调度、合理利用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以重大攻关项目为中心,摸索出一条符合我校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组织模式

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是主力军,科研团队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现在高校多沿用的是美国20世纪初期的做法,一个教授带一批研究生搞科研,这种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它作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形式仍将继续存在下去。但是这种模式并不适合做大项目、出大成果。我们认为,一个研究团队应该包含三个层次的人才,一是要有一流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他们是学术研究的将才;第二个层次的人才是各学科的学术骨干,他们承上启下,是中坚力量;第三个层次的人才是各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这个在大师的带动下形成的团队,是由一批教授和研究人员组成的,不属于某个学科,应该属于某个学科群。我们围绕重大攻关项目加强团队建设,在建议和选择项目首席专家时,充分考虑其学术威望和学术胸怀,以他们为中心组织开展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的联合攻关。目前,我校承担的多项重大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如“清史工程”的首席专家戴逸教授、“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的首席专家黄达教授、“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的首席专家罗国杰教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的首席专家陈先达教授、“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的首席专家方立天教授、“北京2008年奥运会总体影响”的首席专家郑杭生教授等,都是德高望重的学术大家,由他们领军的项目组的子课题负责人也是在各自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学术带头人,每个子课题组均由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组成。有这样一支强有力的研究队伍,为重大攻关项目出重大科研成果提供了保证。

三、建立一套高效、灵活的课题运行模式

有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依托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对于一个课题组来说,只是具备了科学研究基础条件,能否产出好的科研成果,关键还是课题组内部的运行机制。特别是对于重大攻关项目的课题组来说,其成员来自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院系、甚至是不同的学校,课题组内部的组织管理、资源分配、关系利益协调,对高质量的成果产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校实行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并以首席专家为主成立课题领导小组,首席专家可根据需要指定项目执行负责人。课题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研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课题组成员的聘任、研究经费的分配使用等。以首席专家为首的课题领导小组享有课题研究计划执行的自主权,学校一般不干涉课题组内部事务,仅对重大攻关项目行使监督管理职责,同时对课题组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帮助解决。

重大攻关项目的特点是研究跨度大,历时时间长,各子课题组之间的分工协作非常重要。以首席专家为核心,各子课题组分工有序,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作,同时加强与校外单位的合作、交流,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我们在课题执行过程中发现,有些研究人员的研究实力和研究水平很强,可是缺乏协作精神,不利于课题研究的整体推进,对于这样的研究人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重大攻关项目研究期限一般要历时35年,有的甚至长达810年,在研究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增加新鲜血液,补充新的研究力量,包括校内的,校外的,国外的专家,这就需要在课题组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从而造就出一支支有战斗力的、协作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研究队伍。

四、增强服务意识,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我们常常思考的问题。高校教师不是专职科研人员,他们集教学科研任务于一身,既有大量的科研任务,又有大量的教学工作要做,让他们专职搞科研往往是不现实的。在实践中,我们并不要求科研人员必须天天坐班,但定期或不定期的例会或讨论是必不可少的。为保证重大攻关项目科研任务的完成,我校拟给予相关科研人员“三年内至少半年学术休假”、“走科研编制”、“减免教学工作量”等优惠条件,最大限度地保证项目首席专家及有关人员的科研时间。

学校的科研评价机制、激励机制、资源配置也向重大攻关项目倾斜。近些年来,我校先后出台、修订了《科研考核办法》、《科研奖励办法》、《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暂行办法》、《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试行)》、《科研津贴评定与实施办法》等规定,用以评定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激励优秀科研成果的产出。同时将科研与考核挂钩,在评价、激励机制中向重大攻关项目倾斜。在《科研考核办法》中规定,重大攻关项目在考核中所占的权重比其它项目要大得多,而且子课题负责人也计算分值,这是其它一般项目所享受不到的待遇;在《科研津贴评定与实施办法》中,重大攻关项目按时完成并且取得了预期的科研成果,奖励金额也是其它纵向项目的数倍。

此外,学校在设施、经费、政策等方面扶持重大攻关项目,为这些项目提供配套的研究经费。特别是在学校房屋紧张的状况下,为重大攻关项目解决研究用房。如学校为OGGI项目组提供了200多平米的研究用房,为清史工程项目提供了1000多平米的办公用房,解决了50个床位的专家住宿用房。学校每年还拿出数百万元用于重大攻关项目所依托的研究基地的建设。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其它问题,学校也尽量及时妥善地予以解决。

力争取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做好重大攻关项目成果的推广、出版工作,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延伸,强调它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也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对于各类重大攻关项目,力求避免只作一次性研究,我校支持和鼓励将项目取得的成果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把前项研究成果转为后项的研究基础,使研究工作逐步深入。二是积极作好项目的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将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咨询报告、调研报告提交有关部门,为他们的决策提供支持。学校还积极组织或支持重大攻关项目承办、参与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活动,并利用我校名牌精品系列: “一个论坛、两套丛书、三份报告为重大攻关项目搭台唱戏。对于优秀的科研成果,纳入我们的精品计划,大力宣传,支持出版,并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有利资源,为优秀的重大攻关成果出版创造条件、提供方便。 《中国高等教育》2004.(17)

主编:储祖旺 责任编辑: 徐士元 网上查阅:http://unit.cug.edu.cn/fzyjzx